付建利
臨近年末,A股市場里的低估值品種在沉寂許久之后,開始躁動起來,典型的就是各種“茅族”開始從底部啟動,比如眼茅、藥茅、醫美茅、醬油茅......市場情緒明顯樂觀起來,而根據歷史經驗,歲末年初交替之際,A股市場往往都會掀起一波行情。無論是低估值的藍籌股,比如白酒、醫藥、食品飲料、地產、金融、券商、保險、家具、裝飾裝修,還是新興產業的新能源汽車、芯片,都會有機會。
為什么會有躁動行情?
根據歷史行情,每年的年末到下一年的歲初,往往都有一波行情,級別小的,滬深300漲幅有6%左右;級別高的,甚至有接近40%左右。那么,為什么會有這種春季躁動行情呢?
首先,每年年末,基金排名戰即將結束,新基金也要為來年開始布局,基金會提前布局一些業績不錯但估值低的品種,比如今年跌了好久的地產股、銀行股、家具家電股、食品飲料和醫藥股,這些低估值的品種里面的龍頭公司,業績增長不錯,基金這個時候進去,投資性價比很高,至少風險不大。
第二,每年年底和下一年年初的時候,政策方面經常吹暖風,比如上周地產行業就提出了新的口號,讓市場對地產股開始樂觀起來,導致地產股超跌反彈。再比如兩會之前,各種與經濟增長和民生有關的信息都會發酵,由此在A股市場形成相關的主題炒作概念。
第三,年初,銀行一般會加大貸款投放力度,由此帶來市場流動性充裕,而流動性相對充裕的環境,顯然是有利于股市上漲的。
第四,每年年底都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的時點,這種重磅會議會總結過往一年的經濟工作,也為未來的經濟定調,這會給市場吃下“定心丸”。
第五,股市的歷史總是驚人相似,市場整體上會形成春季躁動行情的強烈預期,由此在歲末年初掀起反彈行情。
如何布局
春季躁動行情?
對于投資者來說,最重要的問題是:如何從行業和板塊進行布局,才能抓住春季躁動行情?任何一波行情,都會有領頭的主線,比如消費股、能源股、周期股,以今年為例,最近兩三天,地產、白酒、食品飲料、醫藥等周期股和消費股開始躁動起來,那么,投資者該逢低買入嗎?根據今年以來的經驗來看,投資者在當下的結構性行情中,賽道選擇至關重要,比如今年以來,如果投資者選定了醫藥股,很可能虧得眼冒金花,如果選擇了新能源汽車,那就會賺得眉開眼笑。
那么,接下來,A股市場的風格會如何演繹呢?真的會形成風格轉換,由新興產業轉向低估值的藍籌股嗎?
首先,低估值的藍籌股存在超跌反彈的動能,比如地產股、銀行股、醫藥股,這些板塊的龍頭股業績其實并不差,在監管出現松動跡象的背景下,隨時可能強勢反彈,因為基金調倉的時候,控制風險和追求業績增長確定性是最大的訴求,這些低估值的藍籌股和消費股在經過長達一年的估值泡沫擠壓之后,很容易進入基金的法眼。
其次,新能源汽車、能源互聯網、智能化、芯片等黃金賽道,很多股票經過今年以來的大幅上漲之后,確實存在調整壓力,但調整的幅度也許不會很大,所以也存在隨時反彈或繼續上漲的動能;而新興產業里的很多細分賽道,比如儲能、氫能、車載激光雷達、換電等領域,會不斷涌現出新的牛股,很多成長股此前并未被市場充分挖掘,在春季躁動行情中,這些成長股也很可能會掀起行情。
綜上,在春季躁動行情中,可能低估值的大盤股和中小市值的成長股都有機會,市場會呈現出此起彼伏的賺錢效應,傳統和新興產業都存在機會,傳統產業是估值超跌之后的反彈行情,新興產業是未來業績大幅增長預期帶來的行情。作為投資者,我們必須明白,把時間拉長來看,未來能夠持續上漲的,一定是代表中國經濟未來趨勢和方向的產業,比如新能源汽車、芯片。
【免責聲明】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和訊網無關。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
最新評論